因為把拔工作的關係,每天晚上10:30全家都回到家後,就是我們親子掛網聊天的時間,兒子們會跟把拔聊聊今天發生的事。
那天是弟弟在班上大隊接力初選未入選的日子,當弟弟跟我說完他沒入選的事後,也在10:30略帶沮喪的跟把拔說了這件事。
從兒子們小時候開始,把拔就習慣和他們講道理,也會用理性分析的方式與他們溝通,所以這次也不例外,當弟弟說完他未入選的事後,把拔便開始向弟弟分析可能的原因。
「你平常在學校跑步速度快嗎?」
「你自己有安排時間多練習跑步嗎?」
「那天看到你的運動鞋壞了,你有再穿那雙壞掉的鞋子在跑步嗎?」
我坐在一旁聽著把拔的回應,看著弟弟的表情,沒多久弟弟的眼淚就掉下來了,然後背對著視訊說:「把拔,我要去洗澡了。」就離開房間了。在視訊那頭的把拔,也不知發生了什麼事。
廁所裡除了蓮蓬頭的流水聲外,還可以清楚的聽到弟弟一邊自言自語,一邊啜泣的聲音。
「把拔都不懂啦,問我那些問題,感覺好像都是我不努力一樣。」
「那雙鞋子本來就不好,壞掉又不是我的問題,結果好像都是我的錯。」
其實把拔也沒有說是弟弟的錯,但卻讓弟弟有這樣的感覺。
我笑著用食指指著視訊上把拔說:「厚~~你把他弄哭嘍,他自己躲在廁所邊洗澡邊哭。」把拔很驚訝怎麼會這樣呢…
我立刻想起所心理學中的「人際溝通分析理論」,弟弟因為這件事而情緒低落在跟把拔訴說時(兒童分身),把拔仍維持他一慣的理性態度,給予成人分身的回應。
這樣是合適的嗎?
人際溝通分析理論-PAC
人際溝通分析理論主要談的是每個人都有「父母」,「兒童」與「成人」三種分身。
「父母」(Parent):指的是我們觀察對自己有影響的人,把這些人的言行,記錄在腦海裡或內心深處。又分為「控制型父母(CP)」和「營養型父母(NP)」。
「成人」(Adult):在處理「父母」分身和「兒童」分身所傳達出來的資料,然後得到結論。它就像是一部電腦,主要的功能就是蒐集資料和解決問題。
VS自由型兒童
我和把拔趁弟弟在洗澡時聊了一下,其實弟弟應該只是想跟把拔分享他沒入選大隊接力的心情,他是典型的自由型兒童,重視當下的感覺,很難在第一時間聽得進大道理,外加那些第一點第二點第三點的問題分析,所以雖然把拔回應的都是不帶情緒的問句,但仍然還是讓弟弟誤解了把拔在責怪他不努力。
外加我們家兄弟,從小在把拔的高度調教下,知道必需要尊重長輩,所以不敢對長輩沒有禮貌的回嘴。但是如果遇到一個對於「尊重父母」這樣的觀念較低的小孩,他可能不會默默的離開,而是直接回應「是又怎樣啦,為什麼你都覺得是我的錯?」
在和把拔討論完後,他也心疼了弟弟起來,便在弟弟洗完澡後問他:「你剛才有在生把拔的氣嗎?」弟弟便點點頭。「那把拔跟你道歉好不好。」把拔在螢幕那頭深深的望著他,於是他們便上演了父子大合解的戲馬,雖然不能相擁,但他們互相貼上親親的畫面,也讓我感到好溫馨。
一個禮拜後,我詢問了弟弟,當你跟我說你沒有入選大隊接力時,你覺得當下聽到哪一句話的回應你會比較舒服?
「這一點小小的挫折有什麼好難過的,再努力練習不就好了。」(CP)
「不要難過,你有參加跳遠已經很棒了啊!」(NP)
「你平常在學校跑步的速度有多快?」(A)
「是大隊接力嗎?那改天我們去玩Wii的賽跑好了。」(FC)
「對不起,都是我沒有陪你練習,才害你沒有入選。」(AC)
結果弟弟笑著說,我們去玩Wii好了。(哈哈!!這應該是他整天只想玩吧。)
以人際溝通的理論來說,相同的事件,當面對不同分身狀態的人時,都會有不一樣的期待,所以試著了解自己與了解對方,才能在每一次的互動溝通中做出讓雙方都感覺舒服的回應,我想親子關係也是如此吧!